亚马逊能等到中国市场成熟的一天吗
的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小。亚马逊说,其在等中国消费者变得成熟、等中国电商市场变得理性。这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是想建立一个可以自主的、不受制于人的商业帝国,以牢牢把握着未来。
与在国际市场强势发展完全不同的是,进入中国市场12年来,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小。从2008年15.4%掉到了现在的不到1%,而在2015年,其还占有2.1%的份额。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去年市场规模达3780亿美元,天猫和京东分别抢走了56.6%和24.7%的份额。
其实,在早期的竞争中,亚马逊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商品品类齐全,价格合理,特别是信誉比国内电商更好。
但中国消费者却似乎越来越忽视其存在。
唯一值得重视的是,亚马逊几乎是全球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唯一的“幸存者”。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不断壮大起来之后,大多数国际公司先后撤出,只有亚马逊还在坚持。
因为,亚马逊早年投资的庞大物流体系还在,他们将大部分投资都放在了消费者很难看见的地方,比如仓储、物流体系的铺设,其规模在中国仅次于京东,是亚马逊除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运营网络。
这与亚马逊全球的战略是一致的。
2014年,亚马逊中国第一次推出黑色星期五海外购物节之际,当被问及如何提升市场份额时候,亚马逊的高管回答是“等”,等中国消费者变得成熟、等中国电商市场变得理性。
亚马逊能等到这一天吗?
特立独行
和亚马逊全球战略一样,在中国电商快速增长的十年里,亚马逊没有参与到各种大战中,甚至从来不打广告,而是延续总部的战略,将投资放在基础建设方面。
贝佐斯说:“不应该害怕我们的竞争对手,而要害怕我们的顾客,因为顾客手上才有钱,竞争对手绝对不会给我们钱。”
重视顾客,轻视竞争对手,不屑于跟随,不被左右,不急于盈利,追求长线发展,是亚马逊一直坚持的原则。
但在硝烟弥漫的中国电商市场上,另类的亚马逊还是逐渐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