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领域迎良机[规模达957.1亿元]
s易观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分析2016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4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957.1亿元,环比上涨37.7%。
跨境电商领域经过前三个季度在政策与市场方面不断的震荡与反复之后,终于在第4季度又迎来了快速增长的良机。在此期间,不仅政策面有进一步的利好,同时市场信心与活跃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化妆品税收新政实施,普通化妆品整体市场有望扩大
化妆品消费税征收新规定于10月1日开始执行,对以往的政策进行了两项调整:1、取消对普通化妆品征收消费税,将“化妆品”税目名称变更为“高档化妆品”。2、“高档化妆品”的税率调整为15%。同时还对“高档化妆品”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政策的调整使进口化妆品的价格整体下降,会对跨境化妆品类的销售带来以下变化:
1、在保税模式下,短期内,因为有政策实行时间点前后的价格对比,会刺激部分用户产生消费欲望,故而整个市场的交易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从长期来看,因为政策涉及的是整个进口范畴,线上线下的价格会同步降低,预计不会因此而出现线上用低价抢占线下份额的情况,所以以价格来促进保税化妆品市场规模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2、护肤类化妆品,政策调整以前通过保税途径所适用的税率是统一的,但在调整以后却区分为普通类和高档类,高档类税率相对以前有大幅上升,这类商品的部分消费人群会被分流,其总体销售额会因此而下降。
3、对于以行邮途径清关的直邮电商来说,因为税率的调整使得在起征点内能买到更多品类或更多数量的商品,因此对其化妆品类的销售有一定提升作用。
二、过渡期延长,为跨境电商走出政策红利做好铺垫
在化妆品税收新政实施的一个月以后,商务部发布消息:为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过渡,过渡期限将延长至2017年底。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过渡期的延长是基于以下原因:
1、16年的“48新政”确实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如果在全行业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恢复新政的实施,必然会再次给跨境电商产业链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与国家鼓励跨境发展、吸引消费回流的初衷并不相符。
2、在“48新政”暂停实施期间,各跨境试点城市在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方面相继有所突破,并得到相互借鉴。监管层希望在各地探索不同监管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将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进而酝酿出更适合跨境电商监管的法规政策。
过渡期的延长是政府相关部门广泛听取行业建议,综合行业发展特点所得出的结论,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过渡期延长期间预计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1、各个厂商会利用过渡期余下的时间积极进行相应必要的准备,调整商品品类和种类,同时协助生产厂家获取必要的注册备案许可。
2、对于18年及以后的跨境电商政策,政府会在过渡期截止日期以前3-6个月颁布,以期给各厂商及相关执行单位预留充分的准备时间。
3、颁布的新政会在不过分冲击市场、不明显降低效率的情况下进一步规范和平衡跨境进口的发展,比如用“负面清单”取代“正面清单”,以及提高个人单次和年度的跨境消费额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