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购物的三大伪命题
婴作为一个重点品类来运营,为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商品多是标品,而且是高频购买的商品,同样满足这一特点的还有保健品、美妆用品等,每打开一个海购网站,爆款、热卖中绝大部分都是这几个品类,品牌总量不超过百款,似乎这些已经成为跨境电商最好的切入点,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今天就想来跟大家谈谈跨境购物中的三大伪命题。
伪命题一:母婴、美妆、保健类标准化商品需求旺盛,用户获得成本低,用户忠诚度好,是跨境电商最好的切入点。 正方观点:首先,国内母婴、美妆及保健产品的质量问题、负面新闻频频,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狂热追捧;其次,商品多高度标准化、购买频次高,可以批量采购降低成本,拉高交易额;第三,这几类商品的消费用户都有非常高的忠诚度,一旦在这个网站买,就会变成黏性用户。 反方观点:首先,消费者对于海外商品品类的需求更为多元,母婴、美妆等标品仅仅是其中一项。最近发布的《2015年跨境电商消费报告》显示,人们海购最热门消费品类包括服装、美容护肤产品、包包、鞋靴、食品、电子产品、保健品、母婴产品、家居或厨房用具、玩具、图书等等,其中,保健品、母婴类仅排名第七、第八。 其次,目前母婴类海购平台更多针对一些高频购买的标品,例如尿布、奶粉等。然而,高频、标品的竞争就意味着价格战和毛利率的无限摊薄,这种竞争实际上并不利于跨境购物模式的发展,80%的网站挤在2%的标品上白热化竞争,利润被摊的越来越薄,产品上下游完全不对称,优质商品无法流通进国内,优质的商家也无法进入国内市场,效率非常低。 第三,忠诚度的确存在,但是母婴类用户的消费周期大约为3年,这些用户的需求只是3-5年的需求,忠诚度也只是3-5年的忠诚度。平台方只能面临着不停开发新用户的成本,另外,积累的用户数据的利用价值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件事。 结论:随着跨境购物成熟度的提高,相比主打爆款的跨境电商网站,覆盖全品类的海购平台的竞争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强。 优秀公司举例:亚马逊、天猫国际、洋码头。 亚马逊通过海外购商店、海外直采和自贸区模式,将丰富的国际选品引入中国市场。 天猫国际主要通过定向邀约全球著名的商超、供应商、特色的企业和品牌商、中小商家入驻平台,用系统化和规模化来解决商家和品类的问题;并通过开设国家馆,与所在国政府机构的合作解决商家的甄选问题,保证品质、价格优势和商品的丰富度。 洋码头从2009年发展至今,已经有数万个海外零售商和经过资质认证的买手团队,分布于美国、欧洲、澳洲、日韩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包括母婴用品、食品保健、生活家居、服饰箱包、美容护肤等2万多个海外知名品牌,以及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新奇特商品。 伪命题二:主打标品、爆款的平台可以快速积累用户,有用户就会有更多商户或者供应商进驻,货源丰富。 正方观点: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生意,例如淘宝、京东,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或者成为供应商。 反方观点:目前国内的海购网站模式就决定了商家入驻的门槛之高。如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