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买手的跨境电商[如何预感爆款]
说2015年跨境电商拼的是爆款,2016年则拼的是发掘潜在爆款的眼光。“买手模式”在品质和服务把控上存在风险,网易考拉采取了“采购模式”,选品成为平台运营的关键。
如果说一年多前跨境电商刚兴起时拼的是“爆款”,2016年则拼的是发掘潜在爆款的眼光。
极强媒体属性的电商平台,商品就是与用户沟通的重要“语言”之一,往往也决定了平台的“气质”,对于追求品质的海淘er来说,有的时候,“气质”比价格更重要。
QuestMobile数据显示,跨境电商APP的用户女性占到了六成以上份额;跨境电商用户的比例构成上,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高出了一倍。而这部分人群在“买买买”方面既有购买力又有行动力,秒下动辄上千的瓶瓶罐罐是他们的日常,他们留在一个平台的理由除了价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考量因素:这个平台是不是能够持续帮我发掘“有疗效”的好产品。
商品页面:小红书(左)+网易考拉海购(右)
主打女性购物的平台“小红书”在选品上的功力可圈可点,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社区形态,达人们生产的UGC内容是小红书选品的主要思路,社区中曝光量高和口碑好的产品一般都会被引进到福利社中。小红书在选品上的“品位”,也慢慢培养起用户对其推荐商品的信赖感,从而收获了一批忠实用户。
不过这样的选品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延时”,从一件商品在社区里火起来,到把它搬到福利社,这中间还要经过寻找供应商、谈判、采购等诸多环节......那么,平台是不是能直接“预感”出潜在的爆款呢?
网易考拉海购(以下简称“网易考拉”)算是跨境电商的后来者,但截止2016年8月,考拉在仓储容量(15.2万平方米,待建)、供应链完善等方面晒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很多人把这些归于“好出身”带来的资金、流量、价格优势,而事实上,平台的选品功力是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很多跨境商品尤其是爆款,由于价格透明,平台的利润是很薄的。尤其是在“4.8电商新政”出来之后,冲击最大的就是走保税仓模式的跨境电商,这类电商往往走的都是爆款低价策略,税改后带来的涨价压力,也逼退了不少走这种模式又缺乏资金后盾的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