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挑客打造店铺爆品 如何实现商家,挑客,用户三方共赢
京挑客就不多余解释了,和淘客是一样的人群,作为商家,都是知道,这个渠道用来出量做量和做单品的基础评价是非常适合的,但是同样也知道,现在的京东的京挑客渠道,也是非常让商家头疼的,早在16年甚至之前,京东的挑客市场还是很健康的,一般的商家,30%的佣金就可以达到你想出量的效果,至少也是几百单的情况,一般入仓的或者是京东物流的产品,在官方的CPS推广里面,基本上都是10%,高一点是20%,出量都是非常非常非常可观的,但是这两年,这个挑客的市场变化了,基本上日常的单品推广的结果就是“低价再低价,高佣再高佣”甚至可怕,9.9+50%。甚至更厉害,即使这样,还是不出单,这就是最头疼的事情。
原因这里就不做废话了,如果有兴趣想了解这里面的故事,可以微信找我聊聊,听听这里面的八卦和原因,总结一句话,现在的商家如果想做挑客头是很疼的,几个原因,第一:对接的渠道有限制,所以就非常的被动 第二:有那么几个渠道,对接的时候,就是要非常低的价格加上非常高的佣金,人家才可以接,带来的结果就是血亏 第三:现在的挑客订单权重不像去年的时候,今年这块的权重基本上可以说忽略了,但是不是全类目的,你只要看一下你的类目主词的手机端前3页有没有拼购的单品或者是拼购店的单品,就知道自己的这个产品的类目挑客权重怎么样的了。
开始之前,先做个解释,所谓的挑客,官方叫做CPS,合作的模式就是劵后价+佣金+服务费,这个费用费就是给你的推广的人,现在比较多的分为联盟第三方和京东官方,以及第三人,佣金是给那么直接带来订单行为的人,这两种有时候是一个人,但是更多情况还是两种,劵后价就是客户实际付款的金额,从这个逻辑可以看出,这个渠道更喜欢的一定是低价的产品,佣金高的产品,因为只有这样,客户才会更愿意去购买,推手才可以拿到更多的佣金,而给你发布这些产品的推广员也才可以拿到更多的服务费。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适合玩挑客?
第一:你有产品操作的需求,做评价或者是配合活动出量,或者是清库存,或者是拉单品的销售额,当有这些的时候,只要亏损的单个比刷单便宜的话,那就可以去做,前提也是一样你有足够的渠道。
第二:低成本,高毛利的产品,当然前期是不是大众产品,因为大众产品的挑客市场早就推烂掉了,你在和挑客渠道对接的时候,完成没你什么事情,价格不会有任何主动权,这种产品是很适合的,前端时候,有个学生是工厂店,抖音上面有款产品,小飞象驱蚊扣,他就抓住这个机会,利用挑客在京东上面赚了一笔哦
第三:像上面的第二种情况是非常少的,更多的还是大众的产品,那么这种产品面临的一定是渠道的要求的低价格,高佣金,高服务费的要求,那对于这样,如何做到商家,挑客,用户三方的共赢!
这里拿这两天有个学生的产品来举例,做清洁洗护产品的,洗衣液,不是品牌,自己的工厂,这个产品之前一直也有做挑客的,但是因为自己的渠道有限,推的不是很好,找到我之后,我给介绍几个官方的和联盟的,都是目前京东实力排在前面的渠道,结果他谈了之后,告诉我效果不好,于是我就了解了一下,谈的过程大概就是,他自己想做9.9+30%+10%,但是得到最多必须是50%,原因呢就是不是品牌,而且这种产品都是推客烂掉了,因为我这边介绍的,也是说这个力度可以推一下,他也是咬了牙做了,最后却是出了100单不到,所以跑来说效果不行,我看了一下,是做单品推广的,链接里面是2个SKU,一个是单袋,一个是12袋的。
我给他出了方案,先确定了这个产品在店铺就是做引流用的,可以用挑客去大量去推,于是让他调整了一下价格和SKU,分为单袋和三袋的,三袋的价格是单袋3倍的9.5折,挑客去做的时候,选单袋的,做个优惠劵,直接就是劵后价5.9+20%,同时做一个满减,直接做三件,13.9元,推了3天,几个渠道一起的,出了3500单左右,效果可以说是非常的好。
原因是什么?同样的产品,最后自己还是盈利的?因为这个方式兼顾了三方的利益。
首先是自己的,单个SKU是亏钱的,对于他这样的产品,市场很烂了,市场都是9.9的,8.9的,而且是高佣,也就说不管怎么推都是亏的,同时又不是品牌,那和其他的没有区别,出量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方式,客户拍一件是亏的,拍3件省了2个快递费和2笔服务费,加上一袋是5.9元,3袋是13.9元,更多的人愿意买3件。当这个比例大的时候,结果就是赚钱的。
而对于推广者来说,消费者对于性价比高的更愿意买账,自己得到的服务推广费用也就是更多了,他们要的是不是一单可以赚多少,而是要量大的。
所以,挑客目前对于没有基础,没有品牌的产品是很多的渠道和机会,他可以很快速帮你把单品做起来,更容易让你对接小二,但是玩的时候,市场格局就是这样,不要想着就是要低价高佣的产品,这是这个渠道的特点,你改变不了,与其纠结这个,而不如多想想玩法和手段,会有意向不到的结果,总比天天冒着风险刷单强的多,到最后,运营对你来说,除了刷单就是刷单,京东这块会越来越严格,丰富自己的运营手段,才是正道。